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五周国旗下讲话:春风万丈惊蛰来,青春当属奉献红

[日期:2023-03-06] 来源: 作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万丈惊蛰来,青春当属奉献红》。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日伴随惊蛰天悄然来临。几十年来,雷锋精神犹如春日花香般拂面而来,钻入人们心中,芬芳四溢。

雷锋,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座丰碑,感召一辈辈人不计小我,成就大我;激励一代代人多行善举,乐善不倦。他在雨中来,于晴中去,但他的故事终不会终止。踏平山河,逐风挽浪,繁星为灯,心向远方。

 

 

“雷锋出差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为集体、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他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曾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他用自己的行动对钉子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

60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心中。此后,周恩来总理也为雷锋题词作出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高度评价。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犹如和煦阳光,温暖着无数人的心田,激励着无数志愿服务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斯人虽远去,精神永长存,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将崇高的价值追求转化为自发的具体行动。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将大爱的火种播撒。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我们仍能够时时刻刻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炽热温度和大爱情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了守护亿万人生命健康,与新冠病毒赛跑的白衣战士。为了中华民族千年小康梦,忘我舍家,呕心沥血的扶贫干部。特殊的年份,特殊的时刻,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有许多面孔值得我们一一铭记。他们在危难之时,在人民和祖国需要之时,选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亦或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行动显示责任担当,诠释人间大爱。

泰戈尔说:“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不要求什么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行动来真正实现雷锋精神,而我们作为一中学子,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文明风貌。我们应当学习雷锋乐于奉献,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螺丝钉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干好分内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拈轻怕重,有一份热就应该发一份光。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步入新时代,新一代青年人应扬起时代大旗,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学”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屋往矣”的热血豪情,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者简介:高一1班罗艺珊,班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品学兼优,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周会:

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高一年级处 乔萌萌

 

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他的事迹,我们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4年多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在雷锋纪念馆参观,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不时驻足观看,话语之中饱含深情。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薪火传承、生生不息。时间拨回到60年前,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

雷锋在湖南长沙的故居,依然保存着泥墙草舍的风貌。1940年出生的雷锋,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的关怀下走进明亮的课堂,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入伍后,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上的力量,源自祖国;火红的初心,注满感恩。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诉说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凡常中铸就的伟大,激励人们更加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信仰所散发的光热,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从号召各地兴起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领越来越多的人追寻雷锋的脚步,感动身边的你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

雷锋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在新时代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超1.15亿中国人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278名“最美奋斗者”。雷锋名列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引领全社会形成尊崇英模、学习英模、礼遇英模的浓厚氛围——

到地方考察调研,总书记常常专程瞻仰红色圣地,向全社会发出弘扬英模精神的号召;

在重要时间节点,总书记亲自向英雄模范颁授勋章奖章,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致信问候,无论是亲切握手还是躬身让座,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照亮了凡人微光,弘扬了核心价值,温暖了中华大地。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

谆谆嘱托激起广泛共鸣,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走过一个甲子,为什么总有世人感叹“雷锋还活着”?为什么总有后人痴心仰望、执着追随?

有的人,从《雷锋日记》中寻找答案——

“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

2022年9月,“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座谈会在线上举行,雷锋精神的根与魂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雷锋精神契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品质,契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延伸”……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唤起了更多的奋斗与坚守。

无论是“雷锋志愿服务队”“雷锋的士”,抑或是“雷锋派出所”“学雷锋示范点”,从雷锋故乡到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以雷锋之名,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以志愿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愈见火热。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

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

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上一条:第六周国旗下讲话:用平常心去迎接最好的自己
下一条:第四周国旗下讲话:重回正轨,奋力前行

版权所有:云顶4008集团官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五周国旗下讲话:春风万丈惊蛰来,青春当属奉献红

2023年03月06日 14:53  点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万丈惊蛰来,青春当属奉献红》。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日伴随惊蛰天悄然来临。几十年来,雷锋精神犹如春日花香般拂面而来,钻入人们心中,芬芳四溢。

雷锋,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座丰碑,感召一辈辈人不计小我,成就大我;激励一代代人多行善举,乐善不倦。他在雨中来,于晴中去,但他的故事终不会终止。踏平山河,逐风挽浪,繁星为灯,心向远方。

 

 

“雷锋出差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为集体、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他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曾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他用自己的行动对钉子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

60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心中。此后,周恩来总理也为雷锋题词作出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高度评价。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犹如和煦阳光,温暖着无数人的心田,激励着无数志愿服务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斯人虽远去,精神永长存,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将崇高的价值追求转化为自发的具体行动。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将大爱的火种播撒。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我们仍能够时时刻刻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炽热温度和大爱情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了守护亿万人生命健康,与新冠病毒赛跑的白衣战士。为了中华民族千年小康梦,忘我舍家,呕心沥血的扶贫干部。特殊的年份,特殊的时刻,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有许多面孔值得我们一一铭记。他们在危难之时,在人民和祖国需要之时,选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亦或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行动显示责任担当,诠释人间大爱。

泰戈尔说:“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不要求什么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行动来真正实现雷锋精神,而我们作为一中学子,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文明风貌。我们应当学习雷锋乐于奉献,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螺丝钉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干好分内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拈轻怕重,有一份热就应该发一份光。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步入新时代,新一代青年人应扬起时代大旗,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学”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屋往矣”的热血豪情,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者简介:高一1班罗艺珊,班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品学兼优,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周会:

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高一年级处 乔萌萌

 

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他的事迹,我们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4年多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在雷锋纪念馆参观,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不时驻足观看,话语之中饱含深情。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薪火传承、生生不息。时间拨回到60年前,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

雷锋在湖南长沙的故居,依然保存着泥墙草舍的风貌。1940年出生的雷锋,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的关怀下走进明亮的课堂,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入伍后,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上的力量,源自祖国;火红的初心,注满感恩。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诉说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凡常中铸就的伟大,激励人们更加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信仰所散发的光热,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从号召各地兴起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领越来越多的人追寻雷锋的脚步,感动身边的你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

雷锋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在新时代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超1.15亿中国人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278名“最美奋斗者”。雷锋名列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引领全社会形成尊崇英模、学习英模、礼遇英模的浓厚氛围——

到地方考察调研,总书记常常专程瞻仰红色圣地,向全社会发出弘扬英模精神的号召;

在重要时间节点,总书记亲自向英雄模范颁授勋章奖章,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致信问候,无论是亲切握手还是躬身让座,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照亮了凡人微光,弘扬了核心价值,温暖了中华大地。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

谆谆嘱托激起广泛共鸣,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走过一个甲子,为什么总有世人感叹“雷锋还活着”?为什么总有后人痴心仰望、执着追随?

有的人,从《雷锋日记》中寻找答案——

“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

2022年9月,“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座谈会在线上举行,雷锋精神的根与魂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雷锋精神契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品质,契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延伸”……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唤起了更多的奋斗与坚守。

无论是“雷锋志愿服务队”“雷锋的士”,抑或是“雷锋派出所”“学雷锋示范点”,从雷锋故乡到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以雷锋之名,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以志愿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愈见火热。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

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

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上一条:第六周国旗下讲话:用平常心去迎接最好的自己 下一条:第四周国旗下讲话:重回正轨,奋力前行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云顶4008集团官网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