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社团活动

百家讲坛讲稿《贾诩的智慧》(高一22 孙楚豪)

[日期:2013-06-03] 来源: 作者:

我们先来看一下荀彧,荀彧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字文若,又被敬称为“荀令君”,是颍川人,陈寿曾给他的评价是“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这个人呀很有才智,但是更有现在所谓的“正气”。他给曹操出过很多的好点子,最著名的就是那个三国演义里的“驱虎吞狼”了,还曾发表过一番著名的“四胜论”,使曹操下定了攻打袁绍的决心。但非常不幸的是,荀彧这个人虽然做出过极大的贡献,但是最后不太受到曹操的待见。根据演义的记载,曹操以功大,想要给自己加个“九锡”,这下荀彧可就不同意了,他竭力劝说曹操:“(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不过这一下子可把曹操给惹恼了,他想:好你个荀彧啊,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你还百般阻挠我,哼,你给我等着。结果呢,有两种,三国志上的说法是曹操伐孙权,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曹操不再派他去前线了,郁郁寡欢而死;而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更有意思的说法,说是曹操听到荀彧生了病,派使者去看他,还带了盒点心,荀彧收到点心,打开盒子一看,空的,这下他就明白了,曹操这是暗示他去服毒自杀,然后就他就”听话“了。而其实我一直也没有弄明白,空点心盒子与自杀有什么关系,当然,这盒点心被那使者偷吃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总之,就是荀彧因为阻止曹操加九锡,而遭到了怨恨,最后忧郁也好服毒也好,死掉了。一代王佐之才就这么没了,不由得不为他叹息啊。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一下郭嘉。郭嘉这个人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字奉孝,和荀彧是老乡,也是颍川人。他这个人呀,脑袋瓜子更聪明了,甚至就连死后的事情也能掌控个几分的。他比较著名的事迹就是遗计定辽东了,曹操根据他的计策,大破乌桓,击杀塌顿,平定辽东。郭嘉还有一篇很有名的论述,叫做十胜论,听着好像很像荀彧的四胜论,而演义里则说是荀彧同意郭嘉的十胜论,才创出的四胜论,也有说是郭嘉抄袭荀彧的,但不论是怎样的,郭奉孝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华与智谋的,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但是很不幸的是,天妒英才,郭嘉38岁在随曹操东征时,由于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奔驰操劳过度等种种原因,病死了,这对曹操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在赤壁之战后,他就说过如果郭嘉还活着,一定不会到这种地步。究其根本,郭嘉自身的身体素质可能就不是很好,又天天的跟着曹操东奔西跑,竟让给活活累死了。这命运恐怕也比荀彧好不到哪里去。

上面的仅是一个引子,而我们今天真正要讲的则是另一个谋士——贾诩。我们之所以要用荀彧与郭嘉做引子,是为了来衬托一下贾诩的那种特殊的,自保型的性格。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他的曾爷爷贾秀玉是汉朝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九世孙。他被别人称作”毒士“,因为他这个人,下手比较狠,但他同时还有另一面——就是保护自己。

贾诩在少年时,曾在路上遇到了土匪,土匪把他和另外几个人一起绑架了,要把他们活埋了,这对劫匪而言就好比是踩蚂蚁。但是贾诩并没有害怕,他装好神情语气,淡定的对劫匪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段公即当时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段颎,结果这还真把劫匪给唬住了,劫匪非但没敢把贾诩埋了,还给他好吃好喝的招待,贾诩呢,吃完之后,抹抹嘴,拿起折扇,大摇大摆地走了。贾诩是如何有这个胆量的呢,假如当时土匪真的去段将军家里要赎金,恐怕他就一命呜呼了,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看透人内心的想法,算准了劫匪不敢招惹段将军。你想一下,假如你要揍一个人,他告诉你说别揍他,他的爸爸是公安局长,拿他去要挟一定能捞到一笔局长之前贪污下来的钱。那么你敢去公安局说你劫持了局长的儿子,问他们要钱吗?肯定不敢,因此说,这次贾诩主要是靠的是对人性里的胆怯精准的洞察。

后来的一段时间内,贾诩是以一个游士的身份,四处献计。这时期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乱武了。董仲颖被诛后,他原来的部下李傕郭汜两个人很害怕,因为司徒王允已经对他们两个人下了通缉令,这俩人正准备去解散部队回家潜逃时,贾诩出现了,劝说他们俩攻回长安,劫持皇帝,万一失败在逃走也不迟。这个计谋出的非常巧,也很毒,因为两个人一旦攻打长安,那必定是一次“血与泪的洗礼”,皇帝一定就会非常害怕,这时自己再站到汉献帝的一侧,帮忙想办法退敌,就可以从中建下名望了。但是这样说也许不是太准确,贾诩他制造乱武这个长安大劫,更多的只是为了施展一下自己的谋略才干而已。就好比是一个小孩抓到两只蟋蟀,把它们放到一起,玩斗蟋蟀,等到玩够了,再略微收拾收拾。而这两只蟋蟀,就是李傕和郭汜。

再往后,他就投奔了张绣,这里面有他的原因——刘表刘备两个人,实力不大,袁术不礼遇下士,袁绍不善于听从计策,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而在张绣的手下,他就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谋略了。因为张绣这人不怎么聪明,但是很听话。邹氏,张绣的叔父张济的遗孀,曹操一日喝的大醉,问左右城中可有花柳之所,他的侄子曹安民回答说:”哎呀,正好我在旅馆旁看到一个美女,长得那叫一个俊啊,原来她就是张济留下的寡妇邹氏。“曹操听后大乐,派人把这邹氏给带了过来,一看果然是美若天仙,就告诉她:”你看,张绣要投降我,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接受了,不然早把他杀了,怎么样,你作为他的姑母,表示表示?你懂得。“两人就天天厮混在一起,可道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让张绣给知道了,可把他给气坏了,于是就去找贾诩商议办法了。贾诩两个眼珠子一转,就告诉他要如此如此。张绣就向曹操请求,移了兵寨,请曹军喝酒,派胡车儿趁典韦大醉时偷走他的双戟,再把自己的部队化装一下,跟着典韦进了曹军大寨。到了夜里,以火为号,四寨俱起,曹操连忙把典韦给拽醒,典韦却找不着他的大戟了,可是呀,让人偷走了上哪找去。典韦就徒手搏杀,曹操骑上他那匹大宛良马——绝影,落荒而逃。这场战争的结果呢,曹操输的是一个落花流水,死了自个的长子曹昂,死了侄子曹安民,死了大将典韦,死了一匹绝世良马,还折兵无数。注意了,这场战争,可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后来曹操讨伐张绣,大胜而撤,张绣亲自引兵追击,贾诩劝,无果,大败而归,贾诩这时候却说:”将军您现在出兵一定能大胜。“还真应了他说的,由此可见,贾诩是深喑兵法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设计杀死了曹操的亲密部下,后来竟带着张绣去投奔曹操了,这就让很多人迷惑了。诸位想一下,一个人,杀了您的儿子,侄子,手下,坐骑,再来投靠您,您能不杀他吗?答案是曹操能。贾诩和张绣投靠曹操后,曹操果然善待他们,给予功名利率。为什么呀?就是因为曹操实力弱,要拉拢兵力,贾诩就看准了这一点。在曹操帐下,他又做出过离间马超韩遂的谋划,就不再赘述了。

这以上就是贾诩前期的事迹,如果说从中看出的主要是他的谋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则体现了他自保智慧的一面。曹操曾经屏退群臣,问贾诩立太子的事情,史书上说贾诩“嘿然不对”,就是闭嘴不言。曹操就奇怪了:哎我问你话你怎么不说啊?贾诩说:“我刚刚在想两个人——袁本初和刘景升。”就是袁绍和刘表。曹操一下子就明白了,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贾诩的表现很巧妙,刚开始是嘿然不对,后来又用暗示的方法,为什么不一开始直说呢?大概有这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启示曹操,第二个则是如果直接说,就等于说明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曹操就会想,我立太子的事情,你怎么这么关心啊,难道有别的图谋,那贾诩接下来就完了,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懂的自保的。

上面的例子仅是一个小故事,后来曹丕当上了皇帝,而且贾诩并没有去阻拦他。我们想一下,如果荀彧此时还活着,一定会竭力阻止曹丕去登位的。而贾诩没有这样做来维护所谓的大汉江山,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汉朝被取缔已是必然趋势——汉献帝无能,天下分裂而中央无权力,那么他就没必要去阻挠了,否则还会把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在这点上他就比荀文若要高明得多。曹丕为了报答贾诩,任命他做太尉,太尉总管天下兵马,就像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一样,地位相当高,曹丕为什么要让贾诩——一个害死了自己哥哥的人,担当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呢?原因大致有以下。贾诩这个人确实有才干,任用他既利于国家,又彰显出自己的知人善用,贾诩在过去的选太子中也支持自己。而下面这个原因就有点儿意思了。在曹操活着时,贾诩并没有得到曹操很大的看重,如劝其不要进行赤壁之战就直接被无视了,究其原因,贾诩好歹弄死了曹昂。所以啊,曹丕重用贾诩,因为他好歹弄死了曹昂!曹昂死后,曹操曾对曹子桓说:”此吾曹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可以看出,假如当初曹昂没死,皇帝的位子是轮不到曹丕的,贾诩帮自己除掉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是自己的亲哥哥),凭着曹丕的性格,定要重用贾诩。所以,贾诩在当初支持曹丕是有理由的,于曹丕有恩,登位后他起码不会杀自己—新皇帝登位后都有杀老臣的现象。

但这个太尉并不是贾诩所向往的。早在曹操时期,贾诩就因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而现在当上了太尉,手握重兵,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他就只能继续采取自守的办法。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将,邓艾邓士载,邓艾破蜀功高,自己带着大部队,在成都里享乐,姜伯约就和钟士季串通,给司马昭写了封信,说邓艾要怎么怎么造反,结果司马昭这孩子还真信了,让钟会抓紧把邓艾给杀了,呜呼,一代灭蜀之良将就这么死了。所以贾诩也知道,自己要是成天的带着部队东转转西遛遛,过不几天就得被曹丕给抓走。贾诩的晚年就是这样,窝在自家的宅子里,足不出户享清福,享年七十七岁,在古代的人里,可以说是非常长寿的了。

贾诩死后,谥曰肃侯。肃在谥法里的解释是刚德克就,执心决断,威德克就,正己摄下,能执妇道,好德不怠,貌敬行祗,刚德克服,身正人服,法度修明,严畏自饬,摄下有礼,貌恭心敬。这么一大堆就是严明,认真,谦虚的意思。贾诩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一个谥号呢?我认为这和他的生平事迹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很容易能看出来,贾诩这个人心狠,要心狠就得“执心决断”,能做到无情的施展计谋,是贾诩的一大特点。而且贾诩在自己的老年时期,采取自保,大家知道你要是要自保,就肯定不能天天招摇过市,而是应该遇着谁都摆出一张笑脸:”早上好啊您呐。”这不就成了摄下有礼,貌恭心敬了吗?且在当时,能够做到居高位而不骄横的人还真不多,于是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意思就是天底下的谋士听到了贾诩的名字,都得夸他,也就是身正人服了。(当然身正不正可就不一定了)。

这就是贾诩——那位把三国搅得一度大乱的毒士。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讲他呢?肯定不是为了把这些陈年往事翻出来,而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用教育局的话说,叫做“会应用贾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现在你的面前是你的领导,这位领导啊刚刚贪了笔钱,你会去举报他么?假如你去举报他,那么恭喜你,你有一定的几率衣服带香味儿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变成了衣服留香的荀彧,指不定哪天就因为自己的正义被拉走和谐掉了,准确地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蒸发。而且,你别看现在有那么多所谓的愤青,天天嚷着要揍贪官,等哪一天单位里有一个升职的机会,还不是屁颠屁颠儿,满脸堆笑地拎着两瓶茅台酒跑领导家里送礼去了!所以,在你没有能力去把贪官怎么样的时候,又何苦去冒风险呢?而贾诩,比如在曹操与邹氏发生不当关系之时,张绣气的都快要疯掉了,贾诩却劝他不要着急,千万不能声张。而是要第二天,装出一副笑容,去曹操的军帐里,请典韦来喝酒,把敌人给捧得乐呵呵的,趁他麻痹的时候,一举击灭。他要是在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就也气的乱蹦跶,然后带个部队就冲向曹军,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不全军覆没才怪。这就是贾诩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在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时,要隐忍。

当如果当你一帆风顺,名利双收之时呢?贾诩又告诉我们,要谦逊低调。就算是当上了太尉这样位居三公的职位,要不能纵情,反而是更要谨小慎微。各位,如果你们现在当上了市长,有几个人敢肯定自己一定不会贪污的?有人也许会说,我贪污也没关系,因为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别人去举报你只是徒劳,但事实上,确实又有那么多的贪官被拉下了马,这是由于等别人有了那个能力举报你后,你可就危险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曹爽是魏国后期主管军事的人,他当初谦虚谨慎,遇到一些重大的问题总是去找司马懿商议,可是后来随着当权的时间变长,就一步步的变得骄横,他逐渐对司马懿参与政事感到不满,开始任用私人·,垄断大权。失去了权力的司马懿也只是辞官回家,谎称病重,看准了时机发动高平陵政变,将曹爽诛治。很显然,在这里有大权的曹爽,因终日骄蛮麻痹,沦为阶下囚,刀下鬼。司马懿却凭着自己的隐忍,逐渐控制了魏国。这再一次警示我们,像贾诩那样谦虚忍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其实,贾诩的自保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尤其在中国是很恰当的。诸位,容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了摔倒的老太太,你会去扶她起来吗?在中国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比如在以前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中,很多人都指责那过路行人的冷漠,但我要反问,你指责他,你就能不顾一切的上去扶她么?坦白的说,我不能,我也承认我没那个老太太那么高尚的品德。之所以很多人都不能,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现实告诉我们,这样有风险。与其去冒风险,倒不如在旁边拨打一下120,利己又利他。这就是保护自己,你们很多人可能会想:”哎呀,上面这个人道德败坏啊。”但要知道,应该指责的不知是路人,还有那一群群咬了吕洞宾的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自保了。联系到三国,贾诩曾一手策划了腥风血雨的长安城乱武,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城内为非作歹,长安的百姓就像是摔倒的老太太一样“可怜”,但是贾诩并没有立刻去制止他们,因为毕竟当时是自己出的馊主意,现在制止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招来猜疑而至杀身之祸。他选择了站在一旁观看这场残忍的屠杀,等到汉献帝可怜巴巴的求他去解决这个问题时,他才带着几桶美酒,来到凉州军里,几巡酒后,说了些什么,第二天凉州兵竟奇迹般地撤退了。这于刚开始,不也是一种自保吗?

联系起我们在本次演讲刚开始所说的荀彧与郭嘉,我认为,没必要像荀彧那样那么正义,这样会招致灾祸,当然也没必要像郭嘉一样尽心尽力,以至于最后活活把自己给累死,毕竟那江山又不是自己的。

这便是贾诩能够告诉我们的,谦逊,低调,隐忍,自保。换句话说,就是不关自己的事就不去瞎搅和,与自己有关的事也要慎重参与,这也许就是他在三国——那样的一个乱世里生存或说是完好无损的生存下去的一个秘诀。当然,我认为,贾诩的这种智慧到现在也并未过时。

上一条:妙语百家——名作之我见(三)
下一条:百家讲坛讲稿《武侠小说中的情与义》高(22)朱一鑫

版权所有:云顶4008集团官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

百家讲坛讲稿《贾诩的智慧》(高一22 孙楚豪)

2013年06月03日 00:00  点击:[]

我们先来看一下荀彧,荀彧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字文若,又被敬称为“荀令君”,是颍川人,陈寿曾给他的评价是“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这个人呀很有才智,但是更有现在所谓的“正气”。他给曹操出过很多的好点子,最著名的就是那个三国演义里的“驱虎吞狼”了,还曾发表过一番著名的“四胜论”,使曹操下定了攻打袁绍的决心。但非常不幸的是,荀彧这个人虽然做出过极大的贡献,但是最后不太受到曹操的待见。根据演义的记载,曹操以功大,想要给自己加个“九锡”,这下荀彧可就不同意了,他竭力劝说曹操:“(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不过这一下子可把曹操给惹恼了,他想:好你个荀彧啊,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你还百般阻挠我,哼,你给我等着。结果呢,有两种,三国志上的说法是曹操伐孙权,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曹操不再派他去前线了,郁郁寡欢而死;而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更有意思的说法,说是曹操听到荀彧生了病,派使者去看他,还带了盒点心,荀彧收到点心,打开盒子一看,空的,这下他就明白了,曹操这是暗示他去服毒自杀,然后就他就”听话“了。而其实我一直也没有弄明白,空点心盒子与自杀有什么关系,当然,这盒点心被那使者偷吃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总之,就是荀彧因为阻止曹操加九锡,而遭到了怨恨,最后忧郁也好服毒也好,死掉了。一代王佐之才就这么没了,不由得不为他叹息啊。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一下郭嘉。郭嘉这个人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字奉孝,和荀彧是老乡,也是颍川人。他这个人呀,脑袋瓜子更聪明了,甚至就连死后的事情也能掌控个几分的。他比较著名的事迹就是遗计定辽东了,曹操根据他的计策,大破乌桓,击杀塌顿,平定辽东。郭嘉还有一篇很有名的论述,叫做十胜论,听着好像很像荀彧的四胜论,而演义里则说是荀彧同意郭嘉的十胜论,才创出的四胜论,也有说是郭嘉抄袭荀彧的,但不论是怎样的,郭奉孝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华与智谋的,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但是很不幸的是,天妒英才,郭嘉38岁在随曹操东征时,由于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奔驰操劳过度等种种原因,病死了,这对曹操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在赤壁之战后,他就说过如果郭嘉还活着,一定不会到这种地步。究其根本,郭嘉自身的身体素质可能就不是很好,又天天的跟着曹操东奔西跑,竟让给活活累死了。这命运恐怕也比荀彧好不到哪里去。

上面的仅是一个引子,而我们今天真正要讲的则是另一个谋士——贾诩。我们之所以要用荀彧与郭嘉做引子,是为了来衬托一下贾诩的那种特殊的,自保型的性格。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他的曾爷爷贾秀玉是汉朝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九世孙。他被别人称作”毒士“,因为他这个人,下手比较狠,但他同时还有另一面——就是保护自己。

贾诩在少年时,曾在路上遇到了土匪,土匪把他和另外几个人一起绑架了,要把他们活埋了,这对劫匪而言就好比是踩蚂蚁。但是贾诩并没有害怕,他装好神情语气,淡定的对劫匪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段公即当时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段颎,结果这还真把劫匪给唬住了,劫匪非但没敢把贾诩埋了,还给他好吃好喝的招待,贾诩呢,吃完之后,抹抹嘴,拿起折扇,大摇大摆地走了。贾诩是如何有这个胆量的呢,假如当时土匪真的去段将军家里要赎金,恐怕他就一命呜呼了,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看透人内心的想法,算准了劫匪不敢招惹段将军。你想一下,假如你要揍一个人,他告诉你说别揍他,他的爸爸是公安局长,拿他去要挟一定能捞到一笔局长之前贪污下来的钱。那么你敢去公安局说你劫持了局长的儿子,问他们要钱吗?肯定不敢,因此说,这次贾诩主要是靠的是对人性里的胆怯精准的洞察。

后来的一段时间内,贾诩是以一个游士的身份,四处献计。这时期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乱武了。董仲颖被诛后,他原来的部下李傕郭汜两个人很害怕,因为司徒王允已经对他们两个人下了通缉令,这俩人正准备去解散部队回家潜逃时,贾诩出现了,劝说他们俩攻回长安,劫持皇帝,万一失败在逃走也不迟。这个计谋出的非常巧,也很毒,因为两个人一旦攻打长安,那必定是一次“血与泪的洗礼”,皇帝一定就会非常害怕,这时自己再站到汉献帝的一侧,帮忙想办法退敌,就可以从中建下名望了。但是这样说也许不是太准确,贾诩他制造乱武这个长安大劫,更多的只是为了施展一下自己的谋略才干而已。就好比是一个小孩抓到两只蟋蟀,把它们放到一起,玩斗蟋蟀,等到玩够了,再略微收拾收拾。而这两只蟋蟀,就是李傕和郭汜。

再往后,他就投奔了张绣,这里面有他的原因——刘表刘备两个人,实力不大,袁术不礼遇下士,袁绍不善于听从计策,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而在张绣的手下,他就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谋略了。因为张绣这人不怎么聪明,但是很听话。邹氏,张绣的叔父张济的遗孀,曹操一日喝的大醉,问左右城中可有花柳之所,他的侄子曹安民回答说:”哎呀,正好我在旅馆旁看到一个美女,长得那叫一个俊啊,原来她就是张济留下的寡妇邹氏。“曹操听后大乐,派人把这邹氏给带了过来,一看果然是美若天仙,就告诉她:”你看,张绣要投降我,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接受了,不然早把他杀了,怎么样,你作为他的姑母,表示表示?你懂得。“两人就天天厮混在一起,可道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让张绣给知道了,可把他给气坏了,于是就去找贾诩商议办法了。贾诩两个眼珠子一转,就告诉他要如此如此。张绣就向曹操请求,移了兵寨,请曹军喝酒,派胡车儿趁典韦大醉时偷走他的双戟,再把自己的部队化装一下,跟着典韦进了曹军大寨。到了夜里,以火为号,四寨俱起,曹操连忙把典韦给拽醒,典韦却找不着他的大戟了,可是呀,让人偷走了上哪找去。典韦就徒手搏杀,曹操骑上他那匹大宛良马——绝影,落荒而逃。这场战争的结果呢,曹操输的是一个落花流水,死了自个的长子曹昂,死了侄子曹安民,死了大将典韦,死了一匹绝世良马,还折兵无数。注意了,这场战争,可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后来曹操讨伐张绣,大胜而撤,张绣亲自引兵追击,贾诩劝,无果,大败而归,贾诩这时候却说:”将军您现在出兵一定能大胜。“还真应了他说的,由此可见,贾诩是深喑兵法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设计杀死了曹操的亲密部下,后来竟带着张绣去投奔曹操了,这就让很多人迷惑了。诸位想一下,一个人,杀了您的儿子,侄子,手下,坐骑,再来投靠您,您能不杀他吗?答案是曹操能。贾诩和张绣投靠曹操后,曹操果然善待他们,给予功名利率。为什么呀?就是因为曹操实力弱,要拉拢兵力,贾诩就看准了这一点。在曹操帐下,他又做出过离间马超韩遂的谋划,就不再赘述了。

这以上就是贾诩前期的事迹,如果说从中看出的主要是他的谋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则体现了他自保智慧的一面。曹操曾经屏退群臣,问贾诩立太子的事情,史书上说贾诩“嘿然不对”,就是闭嘴不言。曹操就奇怪了:哎我问你话你怎么不说啊?贾诩说:“我刚刚在想两个人——袁本初和刘景升。”就是袁绍和刘表。曹操一下子就明白了,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贾诩的表现很巧妙,刚开始是嘿然不对,后来又用暗示的方法,为什么不一开始直说呢?大概有这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启示曹操,第二个则是如果直接说,就等于说明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曹操就会想,我立太子的事情,你怎么这么关心啊,难道有别的图谋,那贾诩接下来就完了,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懂的自保的。

上面的例子仅是一个小故事,后来曹丕当上了皇帝,而且贾诩并没有去阻拦他。我们想一下,如果荀彧此时还活着,一定会竭力阻止曹丕去登位的。而贾诩没有这样做来维护所谓的大汉江山,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汉朝被取缔已是必然趋势——汉献帝无能,天下分裂而中央无权力,那么他就没必要去阻挠了,否则还会把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在这点上他就比荀文若要高明得多。曹丕为了报答贾诩,任命他做太尉,太尉总管天下兵马,就像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一样,地位相当高,曹丕为什么要让贾诩——一个害死了自己哥哥的人,担当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呢?原因大致有以下。贾诩这个人确实有才干,任用他既利于国家,又彰显出自己的知人善用,贾诩在过去的选太子中也支持自己。而下面这个原因就有点儿意思了。在曹操活着时,贾诩并没有得到曹操很大的看重,如劝其不要进行赤壁之战就直接被无视了,究其原因,贾诩好歹弄死了曹昂。所以啊,曹丕重用贾诩,因为他好歹弄死了曹昂!曹昂死后,曹操曾对曹子桓说:”此吾曹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可以看出,假如当初曹昂没死,皇帝的位子是轮不到曹丕的,贾诩帮自己除掉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是自己的亲哥哥),凭着曹丕的性格,定要重用贾诩。所以,贾诩在当初支持曹丕是有理由的,于曹丕有恩,登位后他起码不会杀自己—新皇帝登位后都有杀老臣的现象。

但这个太尉并不是贾诩所向往的。早在曹操时期,贾诩就因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而现在当上了太尉,手握重兵,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他就只能继续采取自守的办法。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将,邓艾邓士载,邓艾破蜀功高,自己带着大部队,在成都里享乐,姜伯约就和钟士季串通,给司马昭写了封信,说邓艾要怎么怎么造反,结果司马昭这孩子还真信了,让钟会抓紧把邓艾给杀了,呜呼,一代灭蜀之良将就这么死了。所以贾诩也知道,自己要是成天的带着部队东转转西遛遛,过不几天就得被曹丕给抓走。贾诩的晚年就是这样,窝在自家的宅子里,足不出户享清福,享年七十七岁,在古代的人里,可以说是非常长寿的了。

贾诩死后,谥曰肃侯。肃在谥法里的解释是刚德克就,执心决断,威德克就,正己摄下,能执妇道,好德不怠,貌敬行祗,刚德克服,身正人服,法度修明,严畏自饬,摄下有礼,貌恭心敬。这么一大堆就是严明,认真,谦虚的意思。贾诩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一个谥号呢?我认为这和他的生平事迹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很容易能看出来,贾诩这个人心狠,要心狠就得“执心决断”,能做到无情的施展计谋,是贾诩的一大特点。而且贾诩在自己的老年时期,采取自保,大家知道你要是要自保,就肯定不能天天招摇过市,而是应该遇着谁都摆出一张笑脸:”早上好啊您呐。”这不就成了摄下有礼,貌恭心敬了吗?且在当时,能够做到居高位而不骄横的人还真不多,于是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意思就是天底下的谋士听到了贾诩的名字,都得夸他,也就是身正人服了。(当然身正不正可就不一定了)。

这就是贾诩——那位把三国搅得一度大乱的毒士。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讲他呢?肯定不是为了把这些陈年往事翻出来,而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用教育局的话说,叫做“会应用贾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现在你的面前是你的领导,这位领导啊刚刚贪了笔钱,你会去举报他么?假如你去举报他,那么恭喜你,你有一定的几率衣服带香味儿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变成了衣服留香的荀彧,指不定哪天就因为自己的正义被拉走和谐掉了,准确地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蒸发。而且,你别看现在有那么多所谓的愤青,天天嚷着要揍贪官,等哪一天单位里有一个升职的机会,还不是屁颠屁颠儿,满脸堆笑地拎着两瓶茅台酒跑领导家里送礼去了!所以,在你没有能力去把贪官怎么样的时候,又何苦去冒风险呢?而贾诩,比如在曹操与邹氏发生不当关系之时,张绣气的都快要疯掉了,贾诩却劝他不要着急,千万不能声张。而是要第二天,装出一副笑容,去曹操的军帐里,请典韦来喝酒,把敌人给捧得乐呵呵的,趁他麻痹的时候,一举击灭。他要是在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就也气的乱蹦跶,然后带个部队就冲向曹军,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不全军覆没才怪。这就是贾诩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在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时,要隐忍。

当如果当你一帆风顺,名利双收之时呢?贾诩又告诉我们,要谦逊低调。就算是当上了太尉这样位居三公的职位,要不能纵情,反而是更要谨小慎微。各位,如果你们现在当上了市长,有几个人敢肯定自己一定不会贪污的?有人也许会说,我贪污也没关系,因为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别人去举报你只是徒劳,但事实上,确实又有那么多的贪官被拉下了马,这是由于等别人有了那个能力举报你后,你可就危险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曹爽是魏国后期主管军事的人,他当初谦虚谨慎,遇到一些重大的问题总是去找司马懿商议,可是后来随着当权的时间变长,就一步步的变得骄横,他逐渐对司马懿参与政事感到不满,开始任用私人·,垄断大权。失去了权力的司马懿也只是辞官回家,谎称病重,看准了时机发动高平陵政变,将曹爽诛治。很显然,在这里有大权的曹爽,因终日骄蛮麻痹,沦为阶下囚,刀下鬼。司马懿却凭着自己的隐忍,逐渐控制了魏国。这再一次警示我们,像贾诩那样谦虚忍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其实,贾诩的自保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尤其在中国是很恰当的。诸位,容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了摔倒的老太太,你会去扶她起来吗?在中国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比如在以前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中,很多人都指责那过路行人的冷漠,但我要反问,你指责他,你就能不顾一切的上去扶她么?坦白的说,我不能,我也承认我没那个老太太那么高尚的品德。之所以很多人都不能,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现实告诉我们,这样有风险。与其去冒风险,倒不如在旁边拨打一下120,利己又利他。这就是保护自己,你们很多人可能会想:”哎呀,上面这个人道德败坏啊。”但要知道,应该指责的不知是路人,还有那一群群咬了吕洞宾的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自保了。联系到三国,贾诩曾一手策划了腥风血雨的长安城乱武,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城内为非作歹,长安的百姓就像是摔倒的老太太一样“可怜”,但是贾诩并没有立刻去制止他们,因为毕竟当时是自己出的馊主意,现在制止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招来猜疑而至杀身之祸。他选择了站在一旁观看这场残忍的屠杀,等到汉献帝可怜巴巴的求他去解决这个问题时,他才带着几桶美酒,来到凉州军里,几巡酒后,说了些什么,第二天凉州兵竟奇迹般地撤退了。这于刚开始,不也是一种自保吗?

联系起我们在本次演讲刚开始所说的荀彧与郭嘉,我认为,没必要像荀彧那样那么正义,这样会招致灾祸,当然也没必要像郭嘉一样尽心尽力,以至于最后活活把自己给累死,毕竟那江山又不是自己的。

这便是贾诩能够告诉我们的,谦逊,低调,隐忍,自保。换句话说,就是不关自己的事就不去瞎搅和,与自己有关的事也要慎重参与,这也许就是他在三国——那样的一个乱世里生存或说是完好无损的生存下去的一个秘诀。当然,我认为,贾诩的这种智慧到现在也并未过时。

上一条:妙语百家——名作之我见(三) 下一条:百家讲坛讲稿《武侠小说中的情与义》高(22)朱一鑫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云顶4008集团官网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