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绿记者团采访李东新教授
平台机遇兴趣
——访河海大学李东新教授
人物简介:李东新教授出生于1964年,1981年毕业于徐州一中,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现是河海大学副教授。
时间:10.21下午
地点:大礼堂
采访员:心绿记者团 邱子舒,张弛
以下是采访记录:
邱子舒:李教授您好,刚才听了您关于大学与人生的讲座,受益匪浅。在事业方面您可以算是相当成功了,能不能与我们这些校友分享一下您的成功经验呢?
李东新教授:好。首先,一个人的成功和事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我认为拥有110周年历史悠久的徐州一中在高中学习方面就为我们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有丰富的活动,有亦师亦友谆谆教诲的老师,有传统丰厚的文化,当然还有不容忽视的榜样的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我认为,一个人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智力的开发很重要,在性格、情商方面的培养也不能够小觑,毕竟我们将来要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不能放弃完善自我的素质。
邱子舒:是的,为了使自己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我们确实需要从多方面来准备。
李东新教授:你说到做准备,我认为说到点子上去了。其实,与人生密不可分的是机遇二字,机遇十分重要,针对机遇,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一步作出自己的规划,否则有机会砸向你,你也接不住。二、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把眼光放长远些灵活点,学会主动出击,像老鹰一样,有洞察敏锐的眼力。
邱子舒:可是人生总有许多我们无法捕捉到的信息和抓不住的机遇,就像事业有高潮和低谷,那么,您认为在我们处在无论是学业也好,事业人生也好,在我们遇到瓶颈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调适自己?
李东新教授:我的人生,就觉得也有遗憾,但是每一步错走的棋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财富吧。那么面对挫败和失意,我们要做的是潜下心,踏踏实实做点事情。记住,“不懈去做认真的事情比选择等待机会更重要。”
张弛:教授您好,刚才您在讲座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要认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专业和从事相关工作。可是据我了解,还有相当多的高中生甚至是已经选择好专业的大学生都并没有做到认清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所以有些人在不情愿的做不擅长的事情,这样工作效率也是极为低下的。那么,你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让我们认清自我兴趣的方法?
李东新教授:恩,我认为社会是一面镜子,这面大镜子可以折射出每个人的喜恶与特点。以社会作为基点,青少年应该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找到那个能搭建起社会需求与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平衡点。其次,我们可以多接触些名家名人的讲座,多听听其他人的想法意见。除此之外,每个人的心里也都竖着明镜,我们要不断反思,默想,叩问内心。
张弛:李教授,现在我们高三的同学面临重大的高考,可谓十分焦虑紧张。您作为一中优秀的毕业学子,能否给我们传授一下您的学习心得?
李东新教授:我认为保持一颗平常心十分关键,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比以日渐憔悴为代价的勤奋重要得多,劝告各位高三的学子,学习不能硬拼啊,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注意方法要领,抓住重点。我相信,我们的一中有如此强大的师资队伍和敏而好学的莘莘学子,高考一定不成问题。
邱子舒:李教授,今年是我们学校的110周年校庆,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想请您为母校寄语几句。
李东新教授:祝徐州一中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