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教学教研

在校园里做科研是一种什么体验?

[日期:2021-12-08] 来源: 作者:

还记得上一年,徐州一中首届“科探方舟”答辩会吗?近日,我们迎来了徐州一中第二届“科探方舟”项目学习成果答辩会,高一年级共有10个项目小组代表进行答辩,来自科研院所、单位的专家们全程在线观看答辩展示并担任此次答辩会评委。

答辩会现场

从10月初“科探方舟”的发放仪式起,历经一个月,同学们自觉组队、自主分工、合作探究,顺利完成全部课程,成果丰硕。

《细胞发酵与无细胞发酵差异及影响酶活性因素探究》课题展示

《探究催芽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课题答辩

专家评委全程网络观看学生答辩并逐一点评

各学科指导老师

 

10个课题分别涉及水质差异与硬水软化、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桥梁承载能力、住宅日照间距、种子消毒方式、风力发电等,都是基于当下、基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基于同学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真问题,课题具有前瞻性和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张安义副校长为一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高一年级处胡伟副处长为二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教学处王圣博副处长为三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研究的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

 

获得汇报答辩一等奖第一名的高一(14)班杨明宇小组此次研究的项目是《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距的因素》。通过棒影图原理探究不同地理纬度、不同住宅朝向对住宅日照的影响,研究小组最终得出结论:地理纬度、住宅朝向均会影响住宅日照间距;地理纬度越大,住宅日照间距越大;住宅朝向稍偏,可有效减少住宅日照间距。此外,杨明宇小组还在此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实验——设计理想的小区模型。杨明宇说,“当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现代化浪潮下的住宅紧缺问题也让建造小区的楼间距不断缩小,与此带来的住宅日照问题也愈加明显,因此这个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一(16)班王鹏程小组此次研究的选题是《不同环境下空气微生物的差异性探究》。小组成员表示,“开始选题时我们都被空气微生物研究对象吸引,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有哪些微生物?它们的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四个拿到课题就马上着手准备研究”。科学探究的过程也不是一片坦途,同学们在真正投入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难题....王鹏程说:“第一次制作培养基时,由于杀菌湿度不够导致真菌污染,一锅培养基全部报废......还有一次,由于平行划线接种法不熟练,造成耐药菌菌落分离困难.....”面对一个个难题,王鹏程小组没有放弃,杀菌湿度不够,就用紫外线;平行划线分离法不熟练,就反复尝试,就这样,一个个难关被同学们攻克。

“六全育人路径”的生动诠释

张安义副校长总结发言

张安义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同学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尝试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制作PPT表达出来,在拟定方案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了创兴,这些鲜活的探究案例生动诠释了徐州一中培养“明德笃学力行尚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和“六全育人路径”,这是成长之美”。

 

科学探索任重道远,科教兴国责任在肩。

我们相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只要破土而出,就有了向着未来生长的力量。

我们希望,
同学们以“科探方舟”研究作为起点,
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思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担复兴任,做弄潮人。

上一条:数学省赛赛前模拟 教师选手整装待发——省高中数学基本功大赛赛前模拟在我校举行
下一条:群策群力,一中物理学科组为省赛选手集训

版权所有:云顶4008集团官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教学教研

在校园里做科研是一种什么体验?

2021年12月08日 11:05  点击:[]

还记得上一年,徐州一中首届“科探方舟”答辩会吗?近日,我们迎来了徐州一中第二届“科探方舟”项目学习成果答辩会,高一年级共有10个项目小组代表进行答辩,来自科研院所、单位的专家们全程在线观看答辩展示并担任此次答辩会评委。

答辩会现场

从10月初“科探方舟”的发放仪式起,历经一个月,同学们自觉组队、自主分工、合作探究,顺利完成全部课程,成果丰硕。

《细胞发酵与无细胞发酵差异及影响酶活性因素探究》课题展示

《探究催芽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课题答辩

专家评委全程网络观看学生答辩并逐一点评

各学科指导老师

 

10个课题分别涉及水质差异与硬水软化、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桥梁承载能力、住宅日照间距、种子消毒方式、风力发电等,都是基于当下、基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基于同学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真问题,课题具有前瞻性和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张安义副校长为一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高一年级处胡伟副处长为二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教学处王圣博副处长为三等奖获奖课题颁奖

研究的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

 

获得汇报答辩一等奖第一名的高一(14)班杨明宇小组此次研究的项目是《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距的因素》。通过棒影图原理探究不同地理纬度、不同住宅朝向对住宅日照的影响,研究小组最终得出结论:地理纬度、住宅朝向均会影响住宅日照间距;地理纬度越大,住宅日照间距越大;住宅朝向稍偏,可有效减少住宅日照间距。此外,杨明宇小组还在此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实验——设计理想的小区模型。杨明宇说,“当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现代化浪潮下的住宅紧缺问题也让建造小区的楼间距不断缩小,与此带来的住宅日照问题也愈加明显,因此这个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一(16)班王鹏程小组此次研究的选题是《不同环境下空气微生物的差异性探究》。小组成员表示,“开始选题时我们都被空气微生物研究对象吸引,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有哪些微生物?它们的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四个拿到课题就马上着手准备研究”。科学探究的过程也不是一片坦途,同学们在真正投入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难题....王鹏程说:“第一次制作培养基时,由于杀菌湿度不够导致真菌污染,一锅培养基全部报废......还有一次,由于平行划线接种法不熟练,造成耐药菌菌落分离困难.....”面对一个个难题,王鹏程小组没有放弃,杀菌湿度不够,就用紫外线;平行划线分离法不熟练,就反复尝试,就这样,一个个难关被同学们攻克。

“六全育人路径”的生动诠释

张安义副校长总结发言

张安义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同学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尝试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制作PPT表达出来,在拟定方案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了创兴,这些鲜活的探究案例生动诠释了徐州一中培养“明德笃学力行尚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和“六全育人路径”,这是成长之美”。

 

科学探索任重道远,科教兴国责任在肩。

我们相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只要破土而出,就有了向着未来生长的力量。

我们希望,
同学们以“科探方舟”研究作为起点,
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思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担复兴任,做弄潮人。

上一条:数学省赛赛前模拟 教师选手整装待发——省高中数学基本功大赛赛前模拟在我校举行 下一条:群策群力,一中物理学科组为省赛选手集训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云顶4008集团官网 - 云顶集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